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皮肤病与性病
曾用名:皮肤病防治;皮防战线
主办: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
主管:昆明报业传媒集团
ISSN:1002-1310
CN:53-1082/R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刊
影响因子:0.223100006580353
被引频次:15179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;期刊分类:临床医学
期刊热词:
疗效观察,尖锐湿疣,疗效,银屑病,皮肤病,带状疱疹,艾滋病,麻风,流行病学,性病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都说它是妈妈的“勋功章”,可是一旦拥有也是

来源:皮肤病与性病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26 16:37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也会遇见各种坎坷, “它”被称为妈妈的“勋功章”, 但这个“勋功章”可不是每个人都想要, “它”就是妊娠纹…… 不是每个妈妈都会长妊娠纹,但是妊娠纹

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也会遇见各种坎坷,

“它”被称为妈妈的“勋功章”,

但这个“勋功章”可不是每个人都想要,

“它”就是妊娠纹……

不是每个妈妈都会长妊娠纹,但是妊娠纹一旦长出来,可能就是一辈子无法覆盖的痕迹。就算你是光鲜亮丽的女明星,也逃脱不了妊娠纹的魔爪,该长的还是要长。

啥是妊娠纹?

妊娠纹是怀孕引起的皮肤出现条纹状皮肤损伤和萎缩,妊娠纹分红纹和白纹。“先红后白”,红纹是妊娠纹最早的样子,外观呈红色或紫色。之后慢慢变为白纹,萎缩成瘢痕样。如果不作处理,妊娠纹将陪伴妈妈们一生,其丑陋的外观常常让妈妈们苦恼不已。

妊娠纹“偏爱”哪些人?

1.皮肤比较干燥的

不少宝妈会发现,尤其是到了春秋季节之后,自己的皮肤也会比较干燥,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发痒的症状,这都是皮肤缺少营养的讯号,没有了营养的滋润之后,皮肤的弹性也会受到影响。所以,当孕肚变大之后也会更容易出现妊娠纹。

2.受母亲遗传因素的

遗传因素真的很重要,如果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就长了妊娠纹,那么女儿怀孕的时候也会有很大几率有妊娠纹了。

当然,这并不是说妊娠纹本身会有遗传,而是因为人的皮肤状态,还有修复能力都受到遗传的影响,可以说这个因素是最重要且不受自己控制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皮肤状态和妈妈的有很大区别,那么妈妈长妊娠纹,你也有可能不长。

3.体重增长过快的

如果你有过短时间内长胖许多的经历,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臀部、大腿等部位长了一些花纹,这是由于皮肤受不了如此的牵扯作用就出现了纤维的断裂。其实妊娠纹的生长原理也差不多,尤其是怀孕晚期,腹围迅速增长,如果皮肤弹性不够,就会长出花纹来。

因此,孕期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,要不然,即使你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容易长妊娠纹,但皮肤总是有它自己的承受程度的,如果增重过多超过了皮肤的弹性,照样会长妊娠纹的。

4.年龄因素的影响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尤其是到了35周岁以后,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也会一点点降低,而皮肤的各项功能也都呈现下降的趋势,所以说,妊娠纹也受到了年龄的影响,一般来说,高龄产妇出现妊娠纹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。

妊娠纹一般会长在哪里?

妊娠纹一般会在以下4个部位比较多。

最明显的部位便是女性的腹部,确切的来说是下腹。

其次,有些女性朋友还会在大腿内侧、边缘的地方也会有妊娠纹。

有些女性朋友的妊娠纹还会延伸到手臂,主要分布在上臂且内侧居多。

另外在人们的胸部外侧附近,也会有妊娠纹出现。这主要是因为在怀孕期间腹腔的肌肉被拉伸,此时也会牵拉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,这些组织断裂的部分在无法痊愈的前提下就会形成妊娠纹。

妊娠纹预警!
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那么你很可能即将遭遇妊娠纹的“袭击”

1.肚皮发痒

妊娠纹会出现在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妈身上。这时候,孕妈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爽快就挠它,否则会造成妊娠纹越挠越多的后果。

2.肚皮出现红点点

孕妈身上的妊娠纹并不是一夜长成的,在它形成条纹之前,多一小点点的样子出现在孕妈肚子上。孕妈要了解到自己孕期内孕肚上的生理变化,以便及时预防。

3.体重飙升

孕妈体重骤涨,那孕妈腹部的皮肤韧性就会受到进一步拉伸,从而形成妊娠纹。

那么如何预防妊娠纹呢?

内部控制

1.控制体重

妈妈在孕期要将体重增长的幅度控制在每个月不超过2公斤,整个怀孕过程中应控制在11~14公斤,这样可以降低妊娠纹出现的概率。同时,准妈妈在孕期可以保持适度的运动,来控制自身的体重。

2.注意饮食

妊娠纹的出现,是妈妈皮肤失去弹性留下的后遗症,所以,准妈妈在孕期应多摄入含胶原纤维,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这样可以增加孕妈皮肤弹性,有利于孕妈产后恢复。

文章来源:《皮肤病与性病》 网址: http://www.pfbyxb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6/413.html

上一篇:2020年淄博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招聘37人简章
下一篇:国家重点支持建设高校——重庆医科大学